“潮课”来袭 谁说大学一定要正襟危坐?
□特约评论员 李鸿文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一直让高校老师和大学管理者头痛不已,可自从“爬树课”、“生死课”、“三国杀”等“新奇课”出现后,被学生视为“鸡肋”的选修课,忽然之间成了“香饽饽”。“新奇课”正迅速集结为一支“精锐之师”,俘获着众多学子的芳心。(本报今日13版)
“新奇课”还有一个名称:“潮课”。一个“潮”字,表明了这些课程对高校传统课程“正襟危坐”形象的冲击力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新潮”、“潮头”,喻示先锋与前沿,甚至反拨与颠覆;二是“浪潮”、“大潮”,说明不是个案,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已然形成了“气候”。除报道中所列举的几所大学外,还有中国政法大学[微博]、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珠海分校、浙江林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也开始了课程改革实践。
综观此起彼伏的“潮课”之“潮”,不外体现出教育理念的“因应”性。一是因应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寓教于乐。比如中山大学开设的《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就能激发“哈迷”们用轻松的心态学习严谨的遗传知识。二是因应了时用性,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开设的《心理应激微反应》课,授课老师是江苏卫视《非常了得》栏目中走红的微表情专家姜振宇。这门课程契合了当红美剧《别对我说谎》引发的心理分析热,广受学生好评。三是因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人格培育,比如广州大学的《生死课》,就重在教会学生正确应对生命中的生死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从而认识到生命本质的价值意义何在。
既然打上了“潮”字烙印,就天然地具有了争议性。这篇报道为了观点平衡,也列举了“反对派”的观点,主要是担心过于“潮”、怪,过于猎奇,而冲淡教育的科学性。这是善意的提醒,但缺少针对性。这些新课程的尝试者、探索者,从一开始就是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做着将自己的课程让自己的学生看起来不那么严肃的努力。
还有一些人担心“潮课”过犹不及,有“随大流”之势,并拿网友取外号来说事,指责是“瞎折腾”,可以看出批评者不太了解网络。一些大学生网友将“爬树课”命名为“猴子课”,说是“奇葩”等,类似华中科技大学[微博]学生叫自己的校长为“根叔”,是自己人“不见外”,是喜悦地调侃和认同。
反观支持的一派,大多是热情的鼓励、赞赏,甚至寄予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希望。社会的认同反证了高校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太符合公众期待的现实,正是这样的现实才推动了高校内部自下而上的变革力量。大学管理者和教学者开始适应“市场”需求,一改过去在课程设置上的高高在上的单向定价权,一改过去单纯的奉献、给予、传输,开始将学生当成“客户”,重视“客户”的体验和感受,为过去刻板、僵化的教学课程注入了人性、人生、生活的新元素。
大学教育本来就不该“正襟危坐”,也不应该只是一板一眼地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大学教育的“因应性”也不是一个值得过多讨论、争议的话题。有些人之所以还不太适应,觉得“潮”,章鱼体育直播_90分钟足球网¥app官方下载是出于思维惯性。教育长时期被行政主导,人们习惯了这种精神、文化、思想领域中的计划模式,自设框框,或不敢破除条条框框,以致将属于教育本意的“因应性”,当成了石破天惊的“新生事物”。
不过,从现有的“新奇课”而言,也确实还有提升的空间。在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向纵深突破,现有课程局限于体育、心理、科学等选修科,可以考虑向人文科目进一步拓展;二是要增加启蒙、普适价值的课程,这方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有关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公开课,就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