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体育直播_90分钟足球网¥app官方下载

图片

探索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和管理模式(张尧学司长访研)

发布时间:2009-06-10
探索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和管理模式(张尧学司长访研)
 

编者按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大体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从1999年开始扩招进入高教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从以往的“千军万马独过木桥”发展到入学率达23%。2007年招生规模达到570万人,是1977年的21倍,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降低,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过快的议论也越来越多。面对高教大众化出现的新问题,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是怎样看的?他们采取了哪些对策?其作用和效果怎样?为此,本刊对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进行了访研。

    1、本刊访研团:我国高教主管部门为什么把解决教育质量问题作为重点?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高等质量工程”与这两个工程有何区别,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张尧学: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个基础性的问题。人才培养,就好像人必须吃饭一样,是大学和教师的天职。大学要是不培养人才,那么大学最基本的功能就不存在。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最基础的应该是人才培养,科研、为社会服务都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如果没有人才培养,大学就变成研究所了。所以,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学校最核心的问题,是大学的生命线。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高校质量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近几年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中央明确提出的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简称“高职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1998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
      “211工程”和“985工程”主要解决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基础建设,并不针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是专门针对高等院校如何提高本科学生质量实施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
      出台质量工程的背景是:
      第一,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且这个转变正越来越深入,影响面也越来越广泛。
      第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影响越来越深入。
      第三,从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带来了大学人才培养各方面的变化,例如质量观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培养方法与模式的变化、大学生就业与心理的变化以及管理的变化等,就是说,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发生变化。
怎么样回答这种变化和挑战?在新时期,我们面临哪些新问题?用什么样的新措施来解决这些新问题?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能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广大高校教职员工和政府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和紧迫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和回答。回答得好,发展就好,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就高;回答得不好,就很危险,大学生质量就会不如人意。
      面对新形势,当前我国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我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还存在着八个不适应人才培养发展新形势的地方。
      第一,教师的不适应。首先是数量不够。合格教师的培养是长期的事,特别是大学教师。我们的学生数量增长太快,十年增长了五倍,而十年不可能培养出五倍的合格大学教师。其次是“质”。我们有许多好教师,热爱教学和科研、热爱学生。但是,我们也有部分教师,还存在学风浮躁、教风浮躁、急功近利等倾向,在学术水平上,针对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善于学习和研究,学术水平不高。同时,在教学上,也有部分教师不投入、不认真,在教学方法方面也有待提高。教师问题或者说师资队伍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第二,学生不适应。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大学是国家买单,而现在学生自己要交学费和生活费,还要自己找工作。我们有很多学生在经济上或就业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互联网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好处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许多困惑,例如游戏等,如果学生不能把握自己,沉迷于网络,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学校管理队伍的不适应。在计划经济时代,班主任、辅导员经常到宿舍跟学生谈心,学生有什么问题找组织很快就可以沟通解决。现在大不一样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面临着新问题,我们的管理队伍在管理模式、思想认识上都不太适应;同时还存在官僚化和行政化倾向。
      第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适应。我们的体制机制,无论是分配机制还是教学与科研的管理体制,都有许多不适应新形势的地方。分配方面,剪刀差过大;考核工分制,用管普通农民的办法考核大学教授;在职称上,不按岗位,把职称变为一种待遇,每年由上至下分指标提职称。而学校的各部门、各教研室之间缺少交叉融合,科学研究和教学严重脱节。
      第五,课程体系、专业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不适应。有的学校课时设置不科学,设置课程太多,把大学和高中的概念模糊掉了。高中是知识的传授为主,大学是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培养能力为主。有的课程内容陈旧,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有的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重新培训找不到工作,在大学学的知识基本上就没用。专业设置也是一样,有的过窄、有的又过宽。还有,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大部分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育学生如何思考不够。
      第六,办学环境不适应。既包括学校的学术环境、生活环境,还有一个大学周边的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比如学术环境,如何使大学生一进大学就想学习?我们的大学有许多工作要做。生活环境也是一样,我们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在大学接受文化的熏陶,接受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精神的东西主要靠环境得到的。大学要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学会平等、学会尊重、学会交流、学会关爱,这方面的建设太少。大学需要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人要有尊严和责任及权利,我们往往把责任强调得多,而权利强调得少。人生来就有权利,只要不犯法就应该享有各种基本权利,就应该受到保护,而我们从来很少讲权利。我们总是怕大学生会调皮捣蛋。其实,人只有受到尊重和保护,他才会觉得自己是主人,才会更加爱学校和更加爱国家。
      第七,协调发展上的不适应。我们在综合协调发展上,专业与专业之间、校与校之间、省与省之间,东西部之间都存在。这种现象短期没有什么,但长期势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会带来教育的公平问题。
      第八,办学条件和投入不适应。美国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是三万美元,香港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政府的拨款加上学费是20多万港币,而我们是1万多块人民币。实际投入差得太多,这也是这些年高校贷款急剧增加以及教学质量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就是质量问题,如何解决?
      解决质量问题首先是一个质量观的问题。新时期大学生的质量不再是仅仅掌握专业知识的问题,其核心是要培养“两种精神和两种能力”,即社会主义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生存和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对大学生的共性要求。另外对不同的专业,还应该有专业方面的要求。

    2、本刊访研团:如您所说,“211工程”和“985工程”以高校硬件设施建设为主,而质量工程是以提高大学生的质量为主,那么,质量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张尧学:质量工程包括两大内容,一部分针对本科人才培养规律中的各个共性环节,另一部分是解决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问题。解决本科人才培养各共性环节的内容有六个部分。
      第一,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我们在全国各大学设置了3000个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高校的专业和社会相关行业或产业的联系。比如,我们请大学相关教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然后我们提供一部分经费支付这些外来的专家参与高校工作,我们也请相关行业的院士来参加。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专业的教师能够去企业研修,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我们希望有条件的大学和专业把自己的学生安排到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的企业去进行实习,当然部分经费可以由项目进行支持,加强相关专业和行业的紧密结合。
      第二,精品工程和教材的建设。由于我们的师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培养出来,满足这么多学生的需求,所以提出了用信息化的办法把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课程,包括他们的讲课内容、参考书、相关的作业等等都放到网上,让讲同一门课的其他老师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学习和研讨怎样讲好课,达到共享优质资源和信息交流的目的,我们设置了4000门的精品课程,目前已经完成了近3000门。另外,我们还启动了“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启动不同类型的教材建设计划,比如,研究性大学和教学性大学都有不同类型的教材,推荐使用先进的、优秀的新教材。
      在课程改革方面,我们把英语教学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加以推进。从2002年开始,针对我国大学生人人学英语,却讲不好英语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我们提出在英语学习中大量使用信息化技术。在全世界,用信息技术学英语的问题是没有好的英语软件。我们组织了最强的队伍,在清华大学等几家出版社研制出了最好的英语学习软件,并在全国高校试点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提出在大学阶段基本解决大学生的英语听说问题的目标,让大学生能听懂英语,和用英语交流。我们希望60%左右的学生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改革了教学英语大纲,把原来由写为主改为以听说为主。在教学内容上,把原来的课堂教授改成由计算机教授,我们全国不到7万的英语教师面对几千万学生,师资肯定是不够的。英语第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大学英语的考试和评价模式,以听说为主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得我们的学生从听力和交流上下工夫。这就是改革我们的导向,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第三,改革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实践教学有几个环节,一是实验室,一是校外实训基地,我们当前抓的是实验室。我们建设了500个实验示范中心,把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成以学生自己想题目,或者与老师一起想题目,并且让学生自己设置设备和材料为主的创新性实验。实验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可以半年甚至一年,同时把以前水平式的实验室设计改成垂直式,为学生腾出空间,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需要借实验仪器设备来进行自己的实验,教师进行指导,然后由学生写出实验的创意执行过程以及结果。同时我们设立了500个创新实验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个创新实验区不是以哪一个专业为主,而是多个专业相融合,它不是一个机构,不同学科的老师都可以来参加,我们为每个实验区和每个示范区都提供相应的经费。学生来做什么呢?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做一件事情,比如,中央戏剧学院把相关的学生组织起来表演一个节目,他们请来美国导演,排了快一年,反映非常好。这是一种跳开课程和专业,让大家充分发挥思考和想象的实验方式。同时国家财政拿了1.5亿支持100所学校的尖子人才或者有兴趣的人才进行创新性实验,学生可以跳开本专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国家财政支持每个人1万元。这个实验只重过程不重结果。这都是在实践教学和人才改革模式上的一些探索。
      第四,教学团队和高水平老师队伍建设。第一,我们建设了教师培训网,这个网络是当年建设当年见成效的。全国30个省市都建立了培训的网络基地,通过联网,我们的主讲教师可以在讲课的地方和大家交流互动,一次培训可以培训几千人,以此改善教师的讲课方法。第二,我们设立了教学团队,由老中青相结合,由高水平的教授带领讲师和年轻的助教,大家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一起来培养学生。除了教学团队之外我们还设立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表彰既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又有很高的教学造诣和教学水平的、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系统,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政策和制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确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水平和特色。建立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检测体系,定期采集各类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逐步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数据向社会公布,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的社会监督。
第六,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为了解决发展的均衡问题,我们专门设立了由东部高校,就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学校支持西部地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在公共系统方面,我们还设置了公共平台系统,在系统中汇聚社会需求的信息和在校学生的信息,然后根据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给出专业的预测。同时,我们还建设了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系统,把国家重点建设的一些精品课程通过网络技术汇聚起来,做成门户网站,供广大教师和学生共享。我们还建设了国家级的资源中心,包括精品课、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各种信息等,来支持信息的共享。我们还有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评估的系统、百万册图书共享系统,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是供所有高校共享的。这是我们这一期质量工程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尖子学生的培养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想法,英雄也创造历史,比如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质量工程想对百分之一的尖子学生提供一些特殊的条件,采取特殊的方法,聘请最好的老师来培养我们的尖子学生。此外,我们还加大对地方院校、西部院校和文艺院校的支持和帮助。地方院校扩招特别多,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的难题更大,艺术类院校有他们的特殊性,比如电影学院、中戏,已经很出色了,帮一把就会更加优秀。

    3、本刊访研团:“高职计划”几乎与高教“质量工程”同时启动,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请您也介绍一下其实施的内容和效果。

    张尧学:“高职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提出,经国务院批准;为了探索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办中国特色高职,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而启动的一项重大工程。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是实用性的高技能人才,就是培养会干活的人。这在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后尤为重要。
      从1999年开始,我们国家的高职开始大发展,现在高职学校比本科学校的数量多,接近1200所,本科是800多所,再加独立学院300多所;但高职的学生比本科的在校学生少,因为高职是三年,每年的招生差不多,大学招50%,高职招50%。高职的学生除了前面讲到的一些问题之外,还受招生制度等的影响。前几年,高职的招生是排在最后的,按高考分数线,先是一类院校招,然后二类招、接着三类招,最后才轮到高职。学生的进校分数比较低,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社会也有顾虑,觉得你考不上好的学校才上高职。高职学校在发展前途上也不如大学。但高职的学费却比较高,为什么?因为大学有拨款,高职靠地方政府拨款,有些是市级政府拨款,他们拨款还不是按生均拨款,有些省是按块拨款,高职的拨款是非常少的,所以必须多收一点学费。
      高职教育处在一个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前沿,但面临的难题比较大,支持却比较少。我们一直在推进高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希望高职培养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在启动质量工程的同时,国家财政支持建设100所示范性高职,每个学校能得到平均3000万左右国家财政经费支持,同时也在办学思路和方向上进一步明确,这对高职的发展帮助很大。在办学思想上,我们提出了建设一个管理平台、两个办学系统、两个证书和一个回炉的“1—2—2—1”的思路,就是要把高职办成一个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的模式是这样的:设备可能就是企业的、教师也是企业来的、教材也可能是企业帮助编写的,学校帮助招生和管理,学生在学校学习实用性技术,毕业后去企业就业。这样,高职不需要自己配备过多的老师和设备。
      两个系统,一是基础课教育系统,就是学生在高职学什么。除了学技能,还要学基础,如数学、英语等,可能没有本科那么多,但是学校要系统地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另外,专业技能培训要成系统,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比如,钳工就需要一些认识钳工工具以及如何操作的基础实验。有了基础之后,再到实训基地完成更复杂一些的基本操作。基地有机床、计算机等设备。完成实训之后再去企业实习至少半年,这就从基本的技能培训阶段进入了技能的深化学习阶段。在企业干一些事,同时又学习企业的管理。
      两个证书,一个毕业证,一个职业资格证,一个回炉,就是当学生工作几年后想再学习时,可以再回学校培训。我们把高职办成一个管理平台,一个学习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系统。培训的系统。现在很多在高职培训的人数多于在学人数,可能在校生7000—8000个,但一年的培训人数多达10多万。

    4、本刊访研团:质量工程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监督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推进,还考虑到了高教资源在中、西部地区的均衡和协调发展。这些计划实施后的效果如何?

    张尧学:“质量工程”实施一年来,有了比较好的进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
      项目建设方面:批准建设了1818个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开始了专业规范的制订和专业认证及评估试点工作;累计建设了246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批准建设了4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批准建设了360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批准120所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共开展6135个项目;批准建设了4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开展了四届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与表彰,评选表彰了4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批准支持了9个大学生竞赛活动资助项目;批准建设了2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批准资助了560名受援高校教师和120名教学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完成对口支援高校的90个数字化教室建设。
      公共系统建设方面: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建设;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建设工作;启动了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建设;启动了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系统建设;启动了全国高校教学基本资源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
      “质量工程”的全面启动实施,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各地、各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明确了教学改革的重点,引导了办学定位的思考,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带动了各地的改革试点。
    5、本刊访研团:我国推进“质量工程”需要模式创新,在几次访研过程中您都提到高校改革与管理模式问题,那么,怎样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呢?

    张尧学:我国高等教育有很多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需要好好总结。在管理上,我感觉我们有我们的特点,例如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和大学的互动比较多,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互补等。但这是否叫模式,需要进一步讨论。我认为:我国高教管理方式的形成有深刻的背景。从国内背景来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学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都想把高等教育搞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高等教育大国并不等于高等教育强国。从国际背景来看:中国和其他任何国家的环境都不一样。例如我们的经济改革,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在中国,尽管可能有批评,但国家如不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可能在国家需要的人才培养、在优质资源共享、在教育的公平性等方面都将出现滞后的问题。西方的大学以学术自治为主,他们认为学校是独立的,不需要政府管。我们不太一样,我们的政府和高校有很好的互动关系,我们一起努力为培养人服务,这大概就是中国高教管理模式吧。
      这个管理模式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政府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公共政策与项目的引导,对学校产生影响和作用,而学校又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并向主管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双方结合起来产生一个互动,而且产生效果最大化。

      6、本刊访研团:推动“质量工程”深入开展,怎样加强科学管理?

   张尧学:加强科学管理是推进质量工程的关键,我们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
      第一,加强调查研究,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在和内在规律。在这方面,特别要加强和高校以及学生教师的互动,真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科学发展。
      第二,准确定位。要分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功能,准确定位。中央政府负责全局性的、高校和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教授上讲台的问题、收费标准的问题、生均经费的问题、部门间协调的问题等。
      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落实中央的有关政策,二是结合当地的特色。比如一个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地方高校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实行一些适合当地特色的政策。
      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比如学生培养模式的制定、培养方案、授课时间、实验室的建设,开什么课不开什么课,都是学校说了算,学校拥有自主权,但政府对学校培养的过程和最终合格的检验负有责任。
      第三,加强服务。管理是一种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管理。我们面对的是中国最有知识和最有创新性的群体。我们不但需要在思路上创新,还要在组织和管理流程上创新。这对我们管理人员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政府要为学校提供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要通过国家的意志和项目的引导,解决发展的方向问题;我们要有较强的实践和协调能力,兼顾各方利益,然后选取突破点;再次,要敢负责任,我们现在的会议太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决策就是要负责任,不敢决策,可能要影响工作。至于决策的把握和比例,这是值得研究的。但我认为:在失败和逆境环境下,敢于应对,善于决策就是奇才、就是创造。我觉得管理的最核心是思路和各方面的协调,就是取胜概率增加的过程,这需要学习。

    7、本刊访研团:“高教质量工程”从深层次来讲,它既是高教大众化一次转型,又是新文化的一种表现。当前推进和实施“质量工程”需要发展和弘扬哪些新文化?

   张尧学:推进高教质量工程需要新的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发展新文化就是要把高校人文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很好结合起来,大学不仅要教授专业技能,还要教授做人的道理。我觉得大学应该具有社会主义的人文精神,其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首先要强调人的权利和责任,一般我们把责任放前面,但是以人为本可能要换一个角度,就是把权利放前面,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权。权利放在前面不是胡来,而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权利,然后再去负责任。然后爱国、爱党、爱民族,但应该强调渗透,而不要太强调培养。
      第二,提倡理性和逻辑的思考。理性思考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科学思考。我觉得中国的文科科学性太少,社会性和世俗性太多,而在大学应该强调科学的文科、学术的文科,我们的大学把社会性等同于科学性,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大学应该是科学性和学术性的,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化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思考,即缺少科学的精神。我们应该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大学生,不人云亦云,这是核心价值观。
      那么,人文精神靠什么培养呢?靠大学文化的传承。大学是传播文化的地方,像一个炼钢炉,放入生铁,练出纯钢。大学一定要守护自己的传统,科学技术可以创新,而文化要靠渗透和长期的积累,所以大学在文化方面要引领、要保持、要传承,要有自己独立的、独特的见解,要保证人类的公共道德和传统道德,好的要保持,糟粕要去掉。所以我们在推进大学的质量工程建设时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建设,鼓励多举行一些学生的比赛或竞赛,质量工程本身就支持10-20项学生专业竞赛。我们也鼓励大学多成立一些俱乐部,同时鼓励大学不要给学生开过多的课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谈恋爱,这也是加强学生的互动和交往,让学生觉得在学校辛苦着,也快乐着。每一届大学生都把这些优良文化传统留给大学,沉淀下来,哪怕只是沉淀一点点。新生都是靠师哥、师姐、老师带领的。我认为要帮助一个学生,就要让所有人来帮助他,大学需要融洽的氛围,人文环境好,大学生才会获得快乐而充实的大学生活。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管理行政化、官僚化,管理队伍不为教师科研服务,学风造假等等问题势必对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搞实验,给学生1万元,但学生必须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办事,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一些申请资金的手续,以相信学生为前提。因此,我觉得大学文化是一个急需建设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现在还没有考虑十分清楚或者没有认识透彻,这也是我们高校面临的大问题。除此之外,大学教师的创新、评估、各种考核,也缺少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比如,规定教师一天写5000字,这样他就没有空间创新,所以要给他们松绑,让他们宽松一下,解放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第三,把弘扬文化与加速人才培养成果的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办教育不能太急功近利,文化的效益是长远的。但是方向一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你搞数学研究也好,哲学研究也好,可以不受大环境影响,但是研究的结果、培养的人才今后还是为社会服务。你可以不为今年、明年的社会服务,但这是大学办学的根本。所以我们总的思想是加强高等学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大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对社会有用,可以干活,地质专业的学生可以翻山越岭地寻找矿藏,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治病救人。第二,要有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现实意义,不能搞完就扔。第三,为国家建设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原载于《管理观察》2009年第2期)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20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