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仪教育中素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开发
樊桂林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礼仪教育被日益重视,但教学中仅局限于礼仪规范的传播,势必使礼仪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在礼仪教育中应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其他素质教育资源,利用其价值,实现以礼育人,以礼治国的理想。
关键词:礼仪教育 素质教育 价值开发
现在在教育界有一个词被提的十分响亮——素质教育。确实,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许多企事业单位在用人标准上的要求越来越挑剔,都希望录用到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所谓高素质不仅仅指高学历、高技能、高能力,它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交际能力、审美素质、礼仪修养等。如果把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用一座房子来比喻,我们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交际能力、审美素质等就好比是支撑起房子的墙壁,而礼仪修养则好比是房子的地基,因为墙壁的高度是有限度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地基决定了房子的高度,可以说,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是由其礼仪修养决定的。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礼仪更直接地反映着一个国家其国民的普遍素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周朝的“国学”就以“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而“六艺”把“礼”放在首位;春秋时的教育家孔子则更是倡导并力行礼仪普及教育,到汉代,礼仪 教育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但是,由于战争和文革等特殊的历史原因,我们的礼仪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走出国门,才发现我们的国民亟待提高的是礼仪修养。为此,国家大力提倡礼仪教育,许多高校开设了礼仪课程,可是现代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礼仪修养,究其原因,礼仪课程似乎只起到普及礼仪规范的作用,对礼仪教学中素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却微乎其微,这样,礼仪教育流于形式,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其实礼仪教学不能孤立地对待,应该把它作为提升综合素质的桥梁,挖掘礼仪教育中的其他资源价值,那么,其中蕴含着哪些教育资源呢?
一、礼仪教学是品德教育的平台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十分重视对国民的品德教育,当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当今,我们的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有所长,而且要品学兼优,品即品德修养,而品德修养又直接体现为对社会公德的遵守与维护。
德育不能仅靠空洞的说教来实现,而应通过一个更加具体形象的平台来实现,礼仪教学便是这样一个平台。一个人不讲究礼仪,自然也就不能够讲究公德,礼仪是道德的实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仪教育与德育实际上完全是殊途同归的。礼仪教育的优点在于更具体、更形象、更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了空洞与抽象。
章鱼体育直播_90分钟足球网¥app官方下载品德教育我们从小学就开始了,但是为什么我国还存在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闯红灯、不排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捕乱杀等不良现象呢?甚至会出现名校研究生往狗熊脸上泼硫酸解闷的丑闻。这些不良现象严重损坏了我们民族的形象,损坏了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也说明尽管我们十分重视品德教育,但在教育中出现了问题,教育局限于空洞的理论层面上,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
礼仪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使其成为一名真正有教养的、品德高尚的人。礼仪教学不是讲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通过遵纪守法、保护公物、礼让有序、无碍于人等行为习惯的培养来培养学生维护秩序的公德;通过照顾老人、尊重妇女、保护儿童、帮助病残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通过个人卫生、生活卫生、环境卫生、爱护动植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公德。这些教育都是在实践中付诸实现的,教育形式具体形象,通过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用礼仪教育去规范学生的思想品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礼仪教学是提升学生个人品德的平台,如果每个公民都有这样的品德修养,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也就相应提高了,中国人“没礼貌”、“没教养”的形象在外国人眼里就会改变。
二、礼仪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桥梁
“在生活中,得体的礼仪不仅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气质,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自身修养和价值取向。”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提升国民文化修养方面确实做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1995年,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首先在52所高等学校进行试点,之后,教育部又相继出台了几项重要措施:制定并下发了《章鱼体育直播_90分钟足球网¥app官方下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普通高校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文化素质教育与礼仪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礼仪是文化素质的一种外化,而人的内涵和文化素质是表现礼仪的根本。
礼仪教育表面上看注重形式上的规范要求,如从仪容、仪表、仪态到各种场合的言行规范,但这不是礼仪教育的全部,礼仪教育也十分重视内在修养的提升,没有很好的文化修养,礼仪就成了无源之水。周恩来被誉为“礼仪外交官”,这与他的学识分不开。一个言谈举止高雅的人,必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相反,没有文化素质的人是装不出得体的礼仪修养的,比如电影《窈窕淑女》中,两个绅士妄想把一个卖花姑娘包装成淑女,可是仅靠外在的包装没有内在涵养,卖花姑娘弄出了许多笑话。“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人际交往取得成功的一个基础,有了各种知识,才能使自己懂礼貌、讲礼节,才能思考问题周到详尽,处理问题得体妥当,也才能在当今社会中,与方方面面的人进行广泛的交流。”②所以,为了提高礼仪修养,促使人们不断学习,从而提高文化修养,然后把文化修养外化为礼仪修养。同时,礼仪文化本身就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其内涵博大精深。“简单易行的礼仪规则里,蕴含着人类经历的历史沧桑,积淀着各民族的情感与风情。礼仪像一座富矿,其中的文化财富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③礼仪修养是以道德和知识为核心的,学习礼仪的过程,也是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过程。
可见,在礼仪教育中又蕴含着文化素质教育资源,我们应利用礼仪与文化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充分挖掘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使礼仪教育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桥梁。
三、礼仪教育是开发交际能力的钥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④由此可见,礼仪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礼立于敬”,礼仪的核心是敬,一言一行要尊敬他人,礼仪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与人交往要尊敬他人。礼仪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谈话、介绍、握手、递接名片、接打电话、会面、接待、赠送礼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而这些环节恰恰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学会得体处理这些问题,其交际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人都离不开礼仪,作为秘书或公关人员,要努力发挥礼仪的优势来为公关服务,作为普通人,要靠礼仪调节情感、润滑关系,是否能自如运用礼仪,决定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取决于他的礼仪修养,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点旺一个人的人气;可以打开人与人之间的障碍,形成网络;可以消除距离,拉近关系;可以收取信息,创造机遇。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交际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其事业、生活甚至命运,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礼仪教育恰好是开发人际交往能力的金钥匙。
四、礼仪教育是审美素质教育的基石
礼仪教育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资源,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的成长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塑造完美形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现在在青少年中出现了“审美苍蝇化”的现象,无论是外表形象,还是言谈举止,都有追捧丑的倾向。这不是人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正因如此,礼仪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尤其显得重要。
礼仪教育中要求人们在仪容、仪表、仪态上合乎礼仪规范,什么样的妆容是美的,不同场合的不同服饰要求,在公众场合要注意言谈举止的优雅得体,从这些教育中让人感受到了形象美;礼仪教育要求人们谦逊、宽容、恭敬、坦诚、善良、彬彬有礼、关爱他人,让人从中感受到人性美;礼仪教育还传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的风俗礼仪,让人从中感受到丰富的社会美。毋庸置疑,礼仪不仅起规范行为的作用,而且让被教育者从中获得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提高审美品位的能力。
礼仪教育培养了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让学生心中有美的标准,从而明了追求美、创造美的方向。所以,礼仪教育是审美素质教育的基石。
当然,礼仪教育中需要挖掘的教育资源还很多,有待进一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教育变得日益重要,它的舞台和舞台上的演出者都呈全民化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其他素质教育资源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出来,使礼仪教育呈现出多方面的价值,实现以礼育人、以礼治国,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① 希曼编著《怎样提升女性气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② 杨狄主编《社交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③ 柳建英、熊诗华、张明如主编《大学礼仪教程》前言。
④ 陈平编著《社交礼仪》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3页。